
先说一句,点个关注吧~咱们一起聊聊这事儿,免得以后错过了还能找回来。
你知道现在汽车圈有个挺魔幻的玩法吗?新车刚挂完牌,方向盘上的膜都没撕,立马就被挂到二手车平台上卖——这叫“0公里二手车”。听着怪吧?你说它是新车吧,标签写着二手;你说它是二手吧,人压根没开过。活脱脱是一辆“精神分裂”的车。
前阵子长城的魏建军就忍不住吐槽,说全国三四千家车商都在玩这个。你随便刷懂车帝,啥“准新直降三万”“膜没撕的二手”,一大堆——比亚迪海豹05只要五万多,沃尔沃S90直接六折,看着像捡漏,其实套路满满。
这事儿根子在车企的“KPI焦虑”。现在卖车比拼月榜周榜,跟小学生晒成绩似的,一输就被同行笑。可偏偏卖不动,库存压到经销商快喘不过气,资金套牢得死。咋整?只能玩数据游戏——先把新车上牌,算成卖掉了,销量数据好还能拿返点,之后再打折甩给二手车商。
我认识的老刘就是经销商,他说上半年任务完成的才三成多,亏损过半,卖一辆亏一辆。车企催业绩催到爆,他没办法,只能用公司名义把车买下来,再当二手车卖,硬是“拆东墙补西墙”。更狠的是,有人套“以旧换新”补贴,再出口到中亚、俄罗斯、非洲……山东有个车商一年搞了两百多台,净赚百万。
去年出口44万辆二手车,其中八成是这种“伪二手”,说是出口创汇,其实就是骗补加外销一条龙。最惨的是贪便宜的消费者——杭州一个大哥买了辆“0公里二手车”,爆胎后发现随车充被抽掉,只能自己掏钱修。新能源车更坑,首任车主有终身质保,一过户就只有8年,这权益直接打了折。
一些所谓零公里车,其实是展车,门把手都被摸掉漆了。结果搞得行业一团乱,传统二手车商利润跌了,车企为了补亏开始偷工减料,连海外市场的价格体系都被砸穿。
现在商务部已经出手查了,有的地方用VIN码溯源,可只要车企还想刷虚假销量,这坑就堵不住。
我觉得车本来是用来开的,不是拿来刷KPI的。你说,这事儿以后会收敛吗?你要是买车,会考虑这种“0公里二手车”吗?留言跟我聊聊~
加杠杆炒股票.配资投资平台.股市五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