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何作为刘邦的合伙人,为大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。说汗马功劳也不对,萧何没打过仗,一直在做后勤工作。
但是在刘邦看来,萧何的后勤工作,比上阵杀敌的功劳更大。
天下初定,大臣们都坐等刘邦论功行赏。说坐等也不合适,大家是你一嘴我一舌的争功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功劳榜单。
不过,在刘邦心里,稳居榜单第一的非萧何莫属。
虽说如此,大臣们不乐意了。
“我们这些人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战场,随便拎出来一个人,大战多说上百场,少数也十来场。那萧何干什么了?没上过战马,没去过战场,只会舞文弄墨,为何他第一?“
大家七嘴八舌的吵吵起来,刘邦连连摆手说:“你们说的不对。”
为了说服大家,刘邦举了一个很粗俗,甚至侮辱人的例子。
展开剩余83%他说:“打猎的时候,是猎狗在追逐猎物,发号指令的是人。你们这些人啊,就是功狗。而萧何是功人。另外,你们这些人跟我打仗,一家子也就两三个人,萧何呢?家族好几十人都跟着我。”
所谓功狗,就是有功劳的狗;功人就是有功劳的人。
大家一听,好像有道理,还是有人不服气:“好吧,承认萧何功劳大,但也不能排第一啊?平阳侯曹参身上受伤七十多处,占领的城池也多,他应该排第一。”
为了让这帮人心服口服,有个人站出来给刘邦解了围。这个人是关内侯鄂君,他列举出来了萧何的三大功劳。
第一,曹参攻城略地是一时的成就。萧何呢?楚汉对峙的五年里,大汉常吃败仗,都是萧何从关中补给士兵。数十万的士兵不断地输送到前线,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。而且这都不是皇帝下令让萧何做的,是他自己主动的行为。
第二,楚汉之争多年,军粮的补给都是萧何在做,从来没让士兵们饿过肚子。
第三,皇帝在外征伐,萧何坐镇关中,让大汉有了一个稳定的根据地。
因此,萧何的功劳是万世之功。
这一席话说完,大家都心服口服,再无怨言。
除此之外,刘邦另外又给萧何封了2000户,原因很简单,当年刘邦去服徭役,大家随份子都是300钱,唯独萧何给了500。
萧何真的是一位有眼光的投资家,500钱换来了2000户的封邑,稳赚不赔。
虽说萧何是刘邦的N0.1,但是随着功臣们一个个叛乱,刘邦的心思变了。
公元前196年,陈豨造反,刘邦去平叛。此时,坐镇关中的吕后干掉了韩信。
消息传到刘邦那里,刘邦是且喜且怜。
我们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萧何,韩信的死,萧何是参与了。也许是这个原因,刘邦封萧何为相国,加封5000户,还派了一个营的士兵保卫相国府。
萧何的人生巅峰到了,大臣们纷纷来祝贺。忽然,人群中出现一个身穿孝衣的男子,哭着来吊丧。
太扎眼了,萧何赶紧问咋回事,大喜的日子,你这是干嘛?
这个人名叫召平,曾经是秦国的侯爵。他不卑不吭地对萧何说:“你这都大祸临头了,还不自知?皇上在外风吹日晒,带着士兵们平叛,你在朝中安安稳稳,一点风险都没有。
皇上给你升官加爵,还给你护卫,你以为是皇上宠幸你?大错特错,前两天淮阴侯韩信造反,皇上这是对你起了疑心。为了保命,建议你不要接受封赏,还要把自己的小金库拿出来捐给军队。”
萧何听了,照做。刘邦听后,大喜。
萧何这是躲过了一劫,但是人生的劫数哪里只有一次,下一年又出事了。
公元前195年,大将黥布翻了,刘邦又去平叛。刘邦人是出去了,心一直挂念朝中,没个几天他就问问萧何干什么了。
萧何每次都照实回答,安抚关中百姓,将自己的家财捐给了军队,跟去年一样。
每次的答案都一样,刘邦为何多次询问呢?难道刘邦得了健忘症?萧何没有去想,但是有个人想到了。
萧何的一个门客看出了里面的玄机,对萧何说:“大人离灭族不远了。您现在是相国,功劳第一,皇上都没法再奖赏您了。当年,您在关中深得民心,十几年过去了,大家都知道大人您。皇上之所以多次询问,那是担心您威震关中,担心您造反啊。现在,您不如多买点土地,低价或者赊账买,让自己的名声臭一些。如此这样,皇上的心就搁肚子里了。”
萧何照做,刘邦大悦。
当刘邦平叛回来的时候,走到路上,就被人拦了下来,一堆人来告状,告萧何强买民田数千万。
这么大的事情,刘邦见了萧何并没有生气,还笑呵呵地说:“你这个相国竟然夺取百姓的土地,让自己获利。”
很显然,刘邦知道萧何为何如此。都是聪明人,大家都是心知肚明。
但是当刘邦让萧何给百姓谢罪的时候,萧何却提出了一个建议,让刘邦把上林苑的空地给老百姓。
上林苑是皇家猎场。刘邦一听怒了,这咋回事,你犯错了,还让我给你擦屁股,没道理,随即将萧何关押了起来。
过了几天,一个侍卫看刘邦心情还可以,趁机给萧何解脱。萧何作为相国,为民办事,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。再说这么多年了,皇上您在外平叛,相国在关中坐镇,稍微动一下脚趾头,关中的地盘可能就不是皇上您的了。相国是一片忠心啊。
刘邦想了想也是,就放了萧何。两人再次见面,萧何光着脚丫子向刘邦谢罪。
想当初,刘邦和萧何两个人共同起义,同甘共苦打天下,可天下安定,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变了。
铁还是铁,但是有了君臣之分,有了小小的猜忌。
怨刘邦吗?不能怨。刘邦很苦,打下了天下,坐上了高位,但是当上皇帝的每一年,他都在外平叛。今天这个反了,明天那个反了。这个世上,到底还有谁值得刘邦信任?
所以,刘邦对萧何也有了猜忌。
而萧何也是懂得进退,懂得人性的。大汉一统,昔日的刘邦变成了皇帝,而自己是臣子。作为臣子,就要懂得君臣之道。
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。感情再深厚,在权力、利益面前,都会让步。而我们需要的是一颗理智脑,而不是感情用事,否则受伤的只有自己。
发布于:陕西省加杠杆炒股票.配资投资平台.股市五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